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前瞻:破立时刻的关键会议
本文原载于“经济机器”公众号(ID:EconomicMachine),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。
对宏观和大类资产感兴趣的朋友,欢迎扫码进群交流
本周,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,GDP同比增长4.8%。尽管内忧外患不断,但中央稳增长措施有力,确保经济并未出现失速。但同时,我们看到,房地产、消费持续放缓,年内经济走势仍面临极大不确定性,取决于政策选择。
按照惯例,4月底,中央政治局将召开会议,“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和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”。常读我们文章的朋友都知道,这是仅次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最重要的经济会议之一(图1),对下一季度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势具有决定性影响。
图1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:中短期
今年年初以来,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,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,股市也出现较大调整,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。
中央如何研判当前的宏观形势?有何应对之策?这个会议不仅决定接下来今年经济的方向和节奏,也将实质性决定股市会否出现反转,是当下观察政策走向的最重要会议,没有之一!每一个字都值得屏息期待,反复研读!
我们梳理了几个看点,以供大家参考。
01
如何评估近期形势,
是否维持5.5%增长目标不变?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认识到经济困难,提出了“三重压力”概念,并将稳增长放至无以复加的地位。年初以来,出现了一些新困难、新挑战,形势更加复杂多变,包括:
1
疫情再次升级,且集中在上海、深圳等经济心脏地带,对经济冲击远超以往历轮。
2
俄乌冲突不断升级,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,大国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,海外脱钩和冷战趋势大幅加速;
3
美联储加息进一步提速,海外滞胀风险实质性上升。
中央如何评估这些新困难、新挑战?基于我党一贯的实事求是作风,“困难”肯定会“讲透”。对疫情短期冲击、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会有一定评估。同时,对国际形势的复杂严峻性或有一个新的认识。
内外部冲击下,完成年度增长目标的难度明显上升。是应该适时下调5.5%的经济增长目标?还是维持目标,然后政策进行更有力度的反应?是本次会议的最主要看点。
选择一
下调增长目标。面对外部冲击和客观困难,适时下调增长目标的理由非常充分,也会得到社会的理解。在疫情没有结束之前,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下,需求刺激无法缓解供应短缺,效果也会打一定折扣。
选择二
维持5.5%的增长目标不变,但需要推出更大力度稳增长措施。5.5%的中高增长目标,体现了决策层的定力和承诺的庄严性。或是为未来更极端情景做好准备,为未来困难情景预留弹性空间。因此,如果坚持这一目标不放松,则体现了中央的高度负责和着眼长远。
在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加情况下,维持5.5%增长目标不变,则意味着政策宽松的力度必将越大。稳增长不再是多个目标中的一个,而必须成为今年接下来时间内经济工作的“压倒一切”的中心性任务,需要打破多重约束,给足政策空间,使整个行政机器动员起来,迅速扭转经济持续恶化的局面。过去一段时间出现的稳增长“大脑积极”而“手脚被困住”等现象,必将有一个实质性改善。
在此情况下,政策宽松的二阶拐点大概率或将在二季度出现,经济和市场的反转拐点,或将在不远的将来出现。
02
宏观政策有无进一步放松的
空间和尺度?
如果顺势下调增长目标,将主要精力放在疫情防控上,则宏观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或将有限。
反之,如果维持5.5%的较高增长目标不变,则还要进一步观察,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有多大?魔鬼往往在细节中,而政策放松的空间和尺度,则是稳增长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。过去一段时间,“大脑层面”对稳增长的重视不可谓不够,甚至将其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;但在具体政策的尺度和空间上,受制于多重目标约束,给的似乎不太够,“束缚了手脚”,使稳增长存在落后于曲线的苗头。
比如货币政策,目前的大基调仍是“稳健框架下的灵活适度”。降息也好,降准也罢,不能跑出“稳健”这一大框架,更多地是一种“对冲性”、“结构性”动作,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宽松。而稳健框架的边界就是,“广义货币(M2)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"。即货币政策无意通过大的宽松措施,扭转名义GDP 过去一段时间的(下行)趋势,底线在于避免其过快下滑。
比如财政政策,基调上虽然是“积极”的,但略有“力不从心”。一来财政收入增速下滑,有限的弹药用来“六稳”、“六保”;二来去杠杆和控制隐性债务的高压线下,举债搞基建的空间也不大,导致过去几年基建增速一直在“0”附近徘徊,并未发挥出“逆周期”调节应有的作用。
因此,宏观政策放松能释放多大空间和尺度,是我们观察稳增长决心的关键指标。如果出现类似以下表述中的2-3个,则可以视为稳增长发力的标志:
1
货币政策“稳健略偏宽松”,或者
2
“引导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”,或者
3
“使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”;或者
4
降低基准存贷款利率,大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
5
财政政策方面,阶段性提升财政赤字,或者
6
使基建增速显著高于去年,或者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;
7
中央财政在刺激消费方面给予补贴,比如汽车、家电下乡等;
”
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,稳增长应该成为经济工作最重要、最紧迫的议程。应该适当放松其他目标的约束,先把经济下降趋势稳住,并迅速启动经济增长。只有经济增长良好了,去杠杆、控房价、改革、金融安全等议程才有可能实现。
发展是实现这些所有目标的基础,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,应避免把改革与增长对立起来,把去杠杆与稳增长对立起来,发展与安全对立起来的。凝心聚力谋发展,仍是走出当前所有困境的基础和关键。
03
新形势下,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
如何平衡?
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,我国一直贯彻“动态清零”的防控方针,短期内迅速控制了疫情,并实现了复工复产。2021年我国出口份额实现了巨大跃升(图2),超过美国和德国(第二、三名)之和,证明了“动态清零”方针的科学性。
图2、主要经济体出口份额
但年初以来,特别是3月以来,全国多地爆发疫情,传播速度之快,防控难度之大,已远超历轮疫情。截至目前,疫情已波及30个省(图3),3月份累报本土感染者已超10.3万例。
本轮的“震中”发生在珠三角(深圳、广州)和长三角(上海),属于中国经济的心脏地带,牵一发而动全身,对供应链的冲击和经济的冲击,远超以前,也给“动态清零”政策带来一定压力。
图3、现存确证病例分布(截止4月11日)
客观来讲,疫情防控路线各有利弊,选择哪个需从国情出发,也允许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。但关键是一旦选择,执行要坚决,来回摇摆是最大的忌讳。
新形势下,在路线没有调整之前,以最短时间、最小成本控制住疫情扩散,尽早实现复工复产,是兼顾疫情防控和稳增长的最优策略。
同时,考虑到Omicron的高传染性和清零难度显著上升,应该在坚持“动态清零”的同时,经济活动如何与“清零”之间实现共存,或许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大问题。这次会议如何对此部署,值得我们密切关注。
04
房地产市场如何实现
良性循环?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表述中,兼顾了“房住不炒”和保护房地产“合理需求”、“健康发展”和“良性循环”。年初以来,100多个城市进行了松绑。70大中城市新建住宅环比涨幅连续3个月改善(图4),表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企稳的早期苗头。
图4、70大中城市新建住宅房价指数环比
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,房地产市场仍非常糟糕,距离根本性好转还有很远的距离。3月份,100强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同比降低52.7%,较2月扩大5.5个百分点。1-3月百强房企的销售规模同比降低47%(图5),也低于2020年的同期水平。土地市场方面,土地市场溢价率徘徊在“零”附近,百城卖地收入同比下降70%。
图5、2022年1-3月百强房企单月业绩表现及同比变动(亿元)
目前,各地的放松措施,仍然是自发的、试探性的,仍然害怕触碰“房住不炒”高压线。而在民营开发商困境难解的情况下,烂尾风险实质性存在,抑制了潜在购房者入市,也使放松效果大打折扣。
作为周期之母和国民经济支柱行业,房地产市场不企稳,经济企稳就是一句空谈;房地产市场不企稳,则开发商困难就会倍增,风险敞口就会倍增,就会陷入“风险越处理越多”、“处置风险的风险”的怪圈。
因此,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定位、表态,是观察稳增长力度的另一个关键指标。如果以下几个方面的1-2个兑现,则可以更加乐观一些:
1)定位方面,房地产行业承认支柱地位;
2)暂时删除“房住不炒”,将主要精力放在短期市场企稳上;
3)中央层面房地产宽松措施,比如首套房利率折扣;
4)一二线城市鼓励改善性需求,比如“认房不认贷”;
5)民营地产商融资环境实质性改善,或者
6)在提升民营地产商信心方面有实质性举措,比如民营(地产)企业家也是自己人。
05
俄乌冲突下,如何应对输入性通胀?
俄乌冲突的一个直接后果是,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涨。俄罗斯是天然气、原油的供给大国,乌克兰也素有“欧洲粮仓”之称(图6)。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,大宗商品供给也面临冲击,国际原油、天然气、粮食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。其中,油价最高曾涨至140美元/桶。俄乌冲突以来(截至4月10日),小麦价格累计涨幅约20%,原油价格上涨约9%。
图6、俄乌战争对全球大宗商品供给的影响
国际大宗商品暴涨,对我国国内通胀压力影响不容小觑。油价对我国CPI的影响非常显著,其与猪肉价格并列,是影响CPI变动最主要的两个因素。油价对终端消费品价格如此重要,一方面我国原油对外依赖程度超70%,很难如在粮食市场一样进行价格平抑调节;另外,我国原油消费70%用于交通运输领域。而国内汽油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,传导更为直接。
图7、年初以来国内小麦、汽油价格走势
此外,海外粮食价格上涨,对国内粮价上涨也会有推升压力,值得重视。特别是大豆、玉米等进口量比较大的品种。特别是下半年,随着猪肉价格暴跌的拖累效应减弱,海外输入性通胀影响或将显性化,CPI高点有望突破3%,甚至不排除突破4%的可能性。届时或将进一步压缩政策宽松空间,稳增长空间或将更加逼仄。
海外滞胀本质上是供给冲击,最有效的办法是释放供给,提升供给弹性。部分大宗商品,国内消费占全球的50%以上,如煤炭、铜、铝等,只要我们适当放松去产能政策,积极释放产能,还是能够有能力平抑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暴涨。当然,过去一段时间,环保、双碳、安全等硬约束下,供给日益刚性,已经威胁到能源供应安全。
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当然也应该立足我国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行绿色转型,"绿色转型不能一蹴而就...要先立后破,而不能够未立先破。实现‘双碳’目标,必须立足国情,坚持稳中求进...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”。
因此,应密切关注政治局会议对粮食安全、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方面的表述和落地的措施,对于应对输入通胀至关重要。
06
互联网平台整改,是否会有
新定调?
互联网平台整改和防范资本无序扩张,是过去一年来中概股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从长远角度看,整改是必要的,但短期内,也产生了一些紧缩效应,对市场造成了冲击。
互联网平台整改,不是要否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,而是为了更好地、更健康地发展。去年末以来,对互联网的整改已出现一系列积极的信号:
1)去年10月,央行、银保监会表示14家互联网平台整改大部分问题已落地,年底将有更显著的实质进展。
2)去年11月,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《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》文章中提出,“既加强对平台经济的监管,又要鼓励平台经济创新,培育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平台企业”。
3)今年1月16日,求是杂志刊文,做强做大做优我国数字经济,提出“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,在发展中规范、在规范中发展”。
4)今年3月中旬金稳委会议提出,“关于平台经济治理,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,坚持稳中求进,通过规范、透明、可预期的监管,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,红灯、绿灯都要设置好,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,提高国际竞争力”。再次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当前,中概互联网上市公司成为了中美大国博弈的风暴口,市场在高度关注互联网平台整改的进程。这次会议能否释放一些促进发展、提升信心的信号,成为市场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。
07
共同富裕:是否会有
新部署?
共同富裕是未来5-10年的中心工作,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及的任务,市场对此也极为关注。一些人把共同富裕错误解读为“杀富济贫”,或者平均主义,造成了困扰。
去年权威人士在《求是》杂志刊登重要文章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》,详细阐述了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定位、需把握的原则、各阶段目标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思路,值得我们反复认真研读。其中强调共同富裕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,避免“内卷”、“躺平”;量力而下,防止落入“福利主义”养懒汉的陷阱;要坚持循序渐进,因地制宜等论断至今振聋发聩。
应密切关注这次会议是否会对共同富裕有新阐述,会否部署新的具体工作。特别是在扩大征收消费税、房地产税方面的动态。同时,在共同富裕大方针下,过去一段时间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,比如医药带量采购、教育双减等。
这些政策整体是积极的,长远是必要的,当然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对行业短期发展构成冲击,带来一定紧缩效应。产业政策的节奏、力度如何把握,如何规避紧缩效应,如何避免合成谬误,或将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看点。
经济机器
对宏观和大类资产感兴趣的朋友● 欢迎扫码进入“经济机器”交流群。
经济周期动态追踪系列之:
⑭10月经济数据:下行压力仍很大
⑲12月PMI:经济缓中趋稳,政策仍需发力
㉖2022年两会前瞻:主要看点